为儿童撑起幸福保护伞 ——我市落实《韶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工作纪实
韶关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图为医护人员在教婴儿“游泳”。
去年是《韶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中期评估年。我市妇儿工委高度重视,将中期评估工作作为去年的首要工作来抓。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各项工作紧凑有序开展,主要目标进展总体稳中有升。儿童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幸福保护伞。
坚持“教育优先”教育发展水平上新台阶
实施《韶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来,我市将稳定、提升、补充师资和实现教育信息化这两件事作为突破口,以年财政收入不足80亿元的“小财政”,不惜“砸锅卖铁”,5年来,先后投入33亿元办“大教育”。其中,投入21亿多元新建、改扩建30多所学校。2014年8月,韶关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全市教育发展水平优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整体水平位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
5年来,我市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在解决教育发展短板问题上下真功夫。2014年,市政府批准市教育局、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财政局、人社局、文广新局、质监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底,全市10个县(市、区)已全部通过国家认定,实现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100%全覆盖。
5年间,全市幼儿园覆盖率、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女生净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等指标数据不断在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在巩固中不断提升内涵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成效明显,教育满意度不断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增强防范措施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我市从积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出发,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完善出生缺陷防控体系,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强儿童疾病防治,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市政府免费婚检方案,多方面做好宣传,全市婚检率不断提高;2015年7月,我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管理方案出台,市财政分三年时间,投入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该项目在我市全面开展;此外,我市扎实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按照《关于印发广东省地中海贫血干预项目管理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我市从2013年3月15日起全面启动地中海贫血干预项目,加强地贫干预网络建设,扎实开展各项防治工作,全市地贫防治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同时,按照省的要求,每年9月份,我市均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宣传周活动。近年来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10万多份,悬挂宣传横幅300多条,张贴宣传画千余张,出生缺陷防治咨询服务和义诊几十次,接受孕前优生培训、指导、咨询的夫妇数万人次,共对数万人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叶酸补服数万人次。
另外,我市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免疫规划管理工作,保障流动儿童获得与户籍儿童同等的儿童免疫规划服务,保证预防接种高接种率,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控制在低发病水平;并且,我市认真开展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常见多发性疾病的管理工作。
以法律为“剑”筑起一道安全堡垒
儿童的保护,最离不开的还是法律这道重要的安全堡垒。5年来,我市切实做好儿童维权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保护儿童的政策体系,加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队伍建设,扩大儿童接受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加大儿童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我市依托学校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市普法办编印《韶关市中小学生法律知识读本》,作为全市中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工具用书以及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年度法律考试参考用书。还编写试题问卷,通过事先发放给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作答,由学校统一评卷,再由法律服务志愿者在上法治课时以“以案说法”的方式进行讲评,达到“一份试卷,三人学法,学生老师家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不仅如此,我市还积极加大儿童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全市做到“乡(镇)有站村有点”,形成了“市法律援助处-县法律援助中心-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为一体的四级服务网络,最大程度地畅通了申请渠道。并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把儿童的维权工作列入法律援助范围。
另外,针对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心理抵抗力弱的特点,我市还开展了送法进学校、进社区、进镇村活动,根据青少年高发犯罪类型,有针对性进行法制教育,个案剖析,总结警示。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