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翻译公司 韶关翻译公司 韶关翻译公司
123

长征精神引领实现发展梦之仁化篇

韶关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仁化,位于粤赣湘三省交界处,属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范围。在这片神奇而又充满故事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红色遗址。他们保存着革命战争的史实,浸染着英雄烈士的鲜血,记载着仁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

82年光阴已逝,如今的仁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征精神的感染下,一代又一代仁化人投身于经济建设当中,引领着新时期下的仁化不断发展、不断腾飞。

红色回忆:长征队伍与人民的鱼水情深

广东仁化县城至城口镇之间的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耸立在此。今年83岁的城口八担坵村老人张良胜,总会来到这里,告慰在铜鼓岭阻击战中牺牲的先烈英灵,缅怀红军英雄的丰功伟绩。

1934年,仁化城口铜鼓岭阻击战在此打响。“战役发生时,我只有一岁多,但从村里长辈的口中,得知了这场战役的点点滴滴。”张良胜说,战役足足打了两天两夜,隔着几里远都能听到猛烈的炮火响声。当时敌人的攻击力非常强,几位红军战士为了保护大队伍,七八个人自发手牵着手,在阵前筑起了“铁墙”,阻击敌人的攻击。战役结束后,牺牲战士们的手,仍然牵在了一起。

120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换来的是红军顺利突破敌人精心设置在城口一带的第二道封锁线,为红军西进创造了条件。

一旁的城口镇厚坑村村委会干部祝金良也向记者讲述了关于红军的故事。“战斗中受伤的战士被当地村民悄悄带回村中医治。村民不仅将他们安置在安全的区域,还经常为他们熬药、送饭。”他说道。

为了尽快重新回归革命队伍中,红军战士在村里只休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半年多来,战士们既没有拿村民的一针一线,也没有将自己的姓名留下,只是在离开时,留下几个大洋给村民们。

这些故事,在如今的仁化依旧广为传诵。经久不衰的长征精神,也引领着仁化在新时期不断发展、不断腾飞。

用长征精神,打赢扶贫攻坚战

走过狭窄、弯曲的正龙街,很难想像当年的长征队伍是怎么在如此环境下面对敌人的穷追猛打。一旁的红木牌,记载着当年长征队伍秋毫无犯、露宿街头的情景。“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大力开展扶贫脱困工作。”城口镇干部黄本洲说道。

仁化地处粤赣湘三省交界处,经济欠发达,贫困乡村多,扶贫任务重。今年以来,仁化探索“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路子,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观念,打响全县脱贫攻坚战。

据了解,今年仁化县选派了23名青年干部入驻33个相对贫困村,担任驻村工作副队长兼第一书记,配合东莞对口帮扶单位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包干帮扶制度,建立县领导挂点包村包户和“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挂钩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同时,按照贫困户申报标准和程序,逐村逐户,登门核查,建档立案,动态管理,村、自然村、贫困户、帮扶规划和帮扶计划等信息录入全省精准扶贫信息系统。

黄本洲说,为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仁化出台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配套文件,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毛竹之乡”“白毛茶之乡”“贡柑之乡”等一批特色乡村在仁化崛起。全县农业企业由2011年的52家增加到2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1年的59家增加到214家,规模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得以提升。

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带动村民致富脱贫

发挥特色农业品牌,成为仁化县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仁化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创品牌为动力,以效益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贡柑等名优品种,并成为我市最大的贡柑种植基地。

“贡柑因过去被列为朝廷贡品而得名。它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被誉为柑桔之皇。”仁化县城口镇恩村村民邓攸发从2007年起种植贡柑,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他说,一亩贡柑的利润在一万元左右,加之自己经营的养猪场,每年可以为自己带来几十万元的收益。相比过去,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据了解,目前仁化贡柑种植面积已达3795公顷,年产贡柑约8.1万吨,年产值约达6.48亿元。全县有20多家贡柑专业合作社,10家贡柑加工厂,注册商标有“黄坑贡柑”、“帝果”等。

通过成功举办“贡柑文化节”等活动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仁化贡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黄本洲表示,特色农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成为新时期长征沿线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热门城市:
韶关翻译导航: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7430389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