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栽桐 引凤来仪 ——莞韶产业园“对内求突破对外促发展”五年纪实
韶关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近年来,珠江东岸的春风徐徐吹到粤北山区,一只只逐梦的“金凤凰”循着“双转移”的号角声来到韶关。
他们栖身的地方是莞韶对口帮扶的主战场“莞韶园”——当时还名不见经传,但如今已成为省内创新工业园区建设标杆。尤其是刚刚过去的这五年,莞韶产业园(以下简称“莞韶园”)精心浇灌梧桐树,招来更多“金凤凰”。
筑巢引凤栖:园区旧貌换新颜
沿着宽阔的马路蜿蜒向上,沿途可见清澈的湖面和绿树繁花,冬日的暖阳拥抱着以梅花为主题的特色绿化带和印章石刻景观带,如果不是旁人提醒,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工业园区的一角。相比冰冷的钢筋水泥、轰隆隆的机器声,“双塘印雪”、“梅韵连廊”、“依山钵影”和“两塘书院”等文化景观相互呼应,更像是一处世外桃源。
就是这样一个内容与形式同样精彩的省级工业园区,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期内依然不忘坚持“筑好巢引金凤”的初心,狠抓园区建设,为韶关经济插上腾飞翅膀——黄沙坪创新园、双创中心、创智城项目相继落地,莞韶园羽翼渐丰,承载能力日渐增强;印雪精舍酒店、香樟公寓即将投入使用,企业难留人才的瓶颈有望进一步缓解;新323线贯通、园区巴士投入使用、绿化照明完善,就业环境明显好转。硬环境的改善为做旺人气和集聚创新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种种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举措过后,莞韶园园区范围明显扩大、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吸金能力显著提升,真正实现“旧貌换新颜”。
清风巧助力:软环境增强吸金能力
硬件改善的同时,莞韶园也在软环境上为企业吹起了风,在厂房建设、租金、贷款贴息、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补贴,实实在在地给企业“减负”。
每一次走出去的招商推介会上,莞韶园抛出的橄榄枝都是最美的——对入驻园区的企业,自建厂房的,按实际竣工验收建筑面积,以3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租用园区厂房,给予租金补贴,即按核定租用面积,以每月4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贴。此外,还有技术研发、贷款贴息、品牌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多重补贴。
而对已经进园的企业,莞韶园的关心始终如一。近年来,莞韶园多次帮扶企业争取省市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共为企业争取到各项财政扶持资金12.63亿元。与此同时,莞韶园“自掏腰包”鼓励园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拉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仅2015年就为31家企业提供扶持资金1879.39万元。
“我们的厂房从6万平方米扩大到10万多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近一倍,生产能力提高,公司利润增加,为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园区每年为我们提供200多万元的免息贷款,对于企业来说也不少……”在宏大齿轮有限公司的新建车间内,副总经理周运岐说起入园的好处,似乎有说不尽的话。
花开蝶自来:招商项目连上新台阶
如今漫游莞韶园,随处可见企业正在安营扎寨,热火朝天的场面让人看到韶关经济活水正在汩汩流淌。其源头,正是一年胜过一年的重大项目。
以2015年为例,当年莞韶园签定招商项目25个,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多达15个,引进合同资金63亿元;今年的第二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莞韶园再次签约韶关紧固件产业园、白云电气生产基地、铸锻基地等多个10亿级以上项目。
莞韶园管委会主任郭先桂告诉记者,根据去年夏天省委书记胡春华来韶调研时提出的“招引与园区发展相协调项目”原则,莞韶园将目标锁定在“装备制造业”——这是韶关基础最雄厚、优势最明显的产业之一。未来,园区将继续贯彻实施“主动融入珠三角”战略,抢抓“我省把韶关列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扶持范围”的有利契机,着力引进一批珠三角先进装备制造零部件生产企业,打造汽车零部件、液压缸、发配电设备、矿山建筑工程机械五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支持韶关建设从原材料到零部件配套再到整机的生产体系,让昔日老工业基地重新起航。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落户莞韶园区的装备机械已投产产业项目有122个,其中规上企业有40余家。
可以想象,不久之后的画面将是这样的:宝钢韶钢特钢生产车间里,一根根刚刚加工好的优特钢棒材正在被装车,它们将去往宏大齿轮有限公司;等到钢材一到,宏大齿轮有限公司又要投入到为珠三角、美国等地区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忙碌中去;而在它不远处,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也在等待着来自该公司的零部件……
随机文章